散文随笔

时间:2025-02-11 15:43:10
散文随笔范文精选11篇

散文随笔范文精选11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随笔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随笔范文1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特别爱吃粽子,但不是常吃。有个节日要吃鸡蛋,戴“花绒”,这才由大人口中得知这个节日是五月端,而我们只关心能否吃到粽子,对于为什么叫五月端,就一无所知了。

五月端在祖辈心中是有分量的,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冬节一样隆重。这时大人们煮鸡蛋给我们吃,而平时是很少吃到鸡蛋的;大人们给我们买红黄绿三色的“花绒”,绾在我们手腕上,脚腕上,戴在我们脖子上,说这样可以避灾辟邪,让我们长命。那时有骑着自行车的贩子走村窜巷地叫卖“花绒”的,“花绒”裹在一个滴溜骨碌的六棱柱架子上,色泽绚丽,柔软。每当这时看到他们,我们就会央求大人们给我们买;开头有一个人买了,渐渐地就围了一圈人,挑选,讲价,仿佛成了街市上一个亲切,热闹的摊点。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九十年代,街上很少有卖粽子的,我很少吃过粽子,对粽子是陌生的;但看到别人吃粽子自然是异常羡慕的,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吃粽子的。我也吃过几回粽子,是亲戚家送来的,芦苇叶包的,三棱锥形,馅料是黏米和红枣,甜,黏,香。吃过了一回,还惦记那个味道,每当看见芦苇就容易想到粽子。每逢这个节日,村里富裕人家的一些老实、有礼貌的孩子们就会,依偎着家人到河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要又大又宽的那种,回家洗干净,开始包粽子。包粽子是个艺术活了,我们又不会参与,只知道粽子好吃,对包粽子却也是着迷的;无奈哦,只得羡慕,心里直流口水了。粽子的味道和工艺对我有着很大的魅力,对这个吃粽子的节日也就“上心”了,懵懂中,期望这个节日早早到来。

如今又到了吃粽子的节日了。这天,下起了小雨,只有中午晴了一会儿;然而,没有丝毫影响人们的激情。人们走到街上买了各种东西,蔬菜,肉,鸡蛋等等,为准备一份端午的盛宴而忙碌,像往年一样,想过一个祥和吉庆的节。人们以过节来纪念过去的岁月,犒劳自己,感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样可以鼓励自己努力工作,给儿孙带来乐趣,合家盼望着幸福,平安,喜庆;可以凝聚家人的心,让家的味道变得浓烈,芬芳。这天,我还是吃着煮鸡蛋,味道还是如小时候的香,对粽子就不那么十分渴望了。周围的孩子们也不戴“花绒”了,有的只穿着由红色绣花的绸缎做的裤子,有的打扮和平常一样,在门口调皮的玩耍。几乎家家门上都插着艾草,这一点至今没变 。

小时候吃粽子已变成心中一段美味的回忆了。那时大人们只知道端午节是祖辈们定下来的,规规矩矩地过节享受就是了,却很少有知道来历的,也很少给我们讲起。直到我上了初中,学了屈原的一篇文章,才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大夫的,也叫做端午节。我得知屈原是一位忠诚的大臣,写下了一部名作《离骚》;但受到恶人的排挤,无奈最后投江而死。《离骚》比较难懂,我只记得 “哀民之多艰”这一句。我虽然难以理解《离骚》,但同情屈原的遭遇。端午节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忠诚大夫,与英魂共享美食、安乐,寄托了哀思,也彰显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现在,即便吃不到粽子,只要想到或看到粽子,就会生起欢喜之感,好像每天都是吉祥的端午节。我知道人们用绿芦苇叶,包着黏米,大红枣,芝麻之类的馅料,包成三棱锥形,用白线捆好,放到蒸笼里蒸煮,熟了的粽子成灰绿色,鼓鼓的外形,吃起来,味道没得说。记得有一次在长途车站,我买了一个粽子,花了五元钱,味道一样甜。虽然贵点,我仍感到很满意,当然也有很多人买。

有时候,我想,粽子为什要用青绿色的芦苇叶包成?人们可能也有这个疑问吧。这要先从芦苇说起。传说神仙喜欢在芦苇盖的棚子下乘凉,芦苇就意味着吉祥如意,用芦苇叶做的粽子就沾上了喜庆的含义了,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观音菩萨喜欢竹叶,竹叶就成了吉祥的代称了,所以有的地方人们喜欢用宽大的那种竹叶来包粽子,图个吉利。那种竹叶也类似芦苇叶。

许多人们为什么爱吃粽子?我以为,粽子味道固然是美的,但粽子也是一种素食斋饭,就像腊八节人们喝腊八粥一样,吃粽子寓意着虔诚之心,以祈求神灵祖宗的保佑。

人们把煮熟的粽子,拿一些投入到河流江湖中来纪念屈原大夫,表示哀悼,为什会有这个举动?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诸葛亮渡泸水时,受到阻碍,就曾以羊马的肉做成馒头,投到泸水中祭奠水中的亡灵,或超度他们转世,或劝导他们随队伍回归故里。祭祀完了,风平浪静,顺利渡过泸水。可见在那时候已经有投食物到河里祭祀亡魂的做法了,之前也一定有这样的古老做法。所以用粽子来怀念屈大夫,也是随古风的。“神鬼之德,其明盛矣!”尊重逝去英灵,早已是一种风土人情了。

念端午节,对屈大夫的《离骚》一书也倍加敬重了,定犹如他这个人一般璀璨夺目,我心中生起一个念头:要趁这个端午节,手捧这本千古绝唱的奇书来,让心灵化入书中,体会仁人的德行,作一场情感之旅。

散文随笔范文2

冷月薄烟浮红尘,枝寒鸦昏伴孤叶,两岸笙歌曲梦尽,红颜今生夜难眠。揽月杯酒啸清影,剑指狂沙泪悲染。烟雨江南半月眠,几世繁华终逝水。浮屠伽蓝盼素雨,铅华洗尽终难去,此曲残箫忘故琴。

——题记

流岚清曲,孤影寒月,素手纤纤,斜揽琴弦,幽幽弦音惹弱水,声声催落红颜泪。岚风夙愿,孤单清影,晦涩古亭,冷月清寒,泻一片冰冷清辉,冷了两行梨花般的清泪。红尘梦呓里,低吟浅唱,断弦祭孤独,尘寰尘缘,今生奈何,来世轮回,幽幽阑珊梦,浮屠锁今生,而我却是一滴你在前世遗落的心泪,古佛青灯灯影浅,你苦涩了我幽幽梦乡,缘定今生,约定来世,可梦终究是梦,梦醒梦外梦清寒,而你霓裳衣羽,淡若清风,静静地,悄悄地离去。而我踏遍世间沁蓝雨,守得心宇宁静,难听一声喧嚣,红尘渡口,百折千回,坐看西山楼前月,千里流岚,万里秋波,只为圆这一生夙愿,于今生的轮回,在忘川河畔,浮屠塔下,与君清歌一曲,醉舞寒砂,弄琴奏箫,只为寻觅那双梦里深情缱绻的眼眸,圆今生夙愿。

花妍花落,静待千年,思绪如潮,浮升浮落。千年沧桑,时光易碎,孤城幽幽,烟花易冷。习惯在黄昏的尽头,守着相识离别的梦呓,看尽夕阳染似血,孤鸿声声惹清珏,碎碎清光跌碎于脸上,心宇深处,思绪如潮,回忆瘦尽,泪水汩汩,而流年于骨指间浅浅滑落,孤鸿悲鸣,人走茶凉,徒留红颜独憔悴,只是伤离别。

佛语轻揭,骨指刻痕,几度轮回,几许暗殇,伊人独坐佛前,彻夜辗转叹寂寞,清风瘦月,泛青的柳丝随风纷纷摇摆,在风里留下一条清瘦缱绻的明媚暗痕,烟雨江南,断桥雨巷,静静地埋葬这人世间最寂寞最孤单而又最单纯的记忆往事,朦胧的江南水乡倾诉着最美丽最心疼的爱情心语,淡淡的曲调勾勒出你忧伤的模样,不老的传说催化了我的向往,略带忧伤,而那苦苦的执着等候,几许哀愁,升华成落在江南水乡的滴滴雨丝,在 ……此处隐藏5429个字……生,可能也少之少。性格和90后众多女孩子一样。有自己的性格。在她的话里是说,她性格不好。我倒觉得没有什么。特立独行,脾气每个女孩子都应该有,不然我爱她,包容她什么。

她母亲腿脚不好,只能靠轮椅,父亲也是上了年龄,于我记忆力。她母亲很聪明,父亲很实在,甚至少言寡语。她受过太多苦。我听朋友说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她母亲不能弯腰,粮食晒地上,需要装口袋,迁那时还小,又有旁边邻居小孩让去一起玩,最后只有她做这些不该她那个年龄做的活,两眼泪汪汪。听到这个故事,讲故事的人讲的并不动容,我却觉得无比心酸,更助长了,我想对她好,追她的念想。 我的工作并不好,却有很多时间给她发信息。从她不理我,到开始她回我信息,然后到她慢慢对我言语回复多起来。记忆力的不好,已经让我对那些聊天记录很模糊了。只记得有一天,下班特早一个人逛马路,看黄昏。拍了张黄昏照给她,问她喜欢黄昏么?她说没时间。话题打开了。那天夜晚,我一直兴奋的给她发信息,她听的多,回复的少,很多是嗯嗯,或者哦。我待在门前的桥上,来回踱步,和她聊天,一直到深夜。这是我们第一次聊的这么久。以前给她发信息,她基本不回复的。 她的不回复,和哦,嗯嗯,让我很多话题到了,到此为止,无以继续的境地。无可奈何,我只能变着话题,去试着打开她的心。不过到此时,我对她也了解不足,只知道性格少许。知道她喜欢吃辣的。我甚至问她喜欢海鲜么。她也至今未回复我。

“爱情”开始在10来临了。27下午,她给我发信息:让我直说。我回复:直说什么。她说:全部。此时我犹豫了,我知道她想在城里有房子,一个保障,准确是个家。以前是在成都,现在降低要求,盐亭我们小县城也行了。我回复:你晚上吃的什么?她回复:饭。她生气了。28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她说:做我女朋友吧,好么?现在离得太远,鲜花,浪漫我一定会补上。她回复:好。后补了句:娶我。我:好,娶你,一定。我们“恋爱了”。 下笔此时,我才明白,这份爱只有我,没有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于我只是年龄的冲撞,和少许的感动,想依靠。她难动情。岁月的沉淀或许是她性格的原因。 我开始急着看房,给她发照片,让她选,我本以为世界的美好都给了我。慢慢的,她连我消息,都不回了。我开始追问。很多天她一句话都不理。我们“谈了”不到一月。我懂了。给她发了:我说过,无论如何,不一定得到,只要你好,随时可走。她终于回我了:父母不同意。从此她不再对我说其他任何多余的话。

她对我的问,我不是她能力想的那样的人,她回复的字是:对。 已经习惯这种把爱诉说不完整的感觉了。我心亦麻木,却想爱,想爱这个不多言语的女子,这个性格需要包容的女子。她也是第一个,让我娶她的女子。多想对她说句:可不可以爱我一回,一点点。

散文随笔范文10

很多考过驾考科目三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科三考的都是细节问题。考试上车前教练就会对我说:“考科三就要胆大心细,不要紧张,不要慌。”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多,也让印象最深刻。

就是教练的心理安慰,让我摒弃了对考试的恐惧。因为以前只要我上车就会感到无比紧张和心慌,特别是加减档的时候,总害怕时间不够用,总是慌里慌张去换挡,去加速,然后猛踩刹车,这样就会让车速不稳,不能平稳加减档。心慌是考试的大忌,每到我心慌的时候,我就会想想教练说过的这句话:“要胆大心细,不要慌。”去自我调节一番。当我考试的时候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心平气和走上测试车,然后自我安慰说:“不要慌,就当平时练车一样,过不过顺其自然。”终于让自己那颗一直砰砰直跳的心安静了下来。在我认真心细的操作下,终于顺利通过了考试。

考试结束,再次回到自己的讲台上,由于今年教的是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就是小数除法。孩子们在做小数除法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是小数点位置点错了,就是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了。所以我发现自己经常给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小数除法不要慌,要沉下心来,慢慢想好再做,一定要心细,认真。”每到我给孩子们说这些道理的时候,总会想起教练的那段话。我发现自己竟然和教练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好,能够考出好成绩,每次考试都能够顺利过关。

五年级是孩子们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段,这个学段就是考察孩子们做题是否认真心细,是否能够自我调节自己,能否主动去学习,做题能不能注意一些细节。平时在生活中是否懂得体谅父母,懂得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懂得自己的事情独立去完成。进入五年级意味着孩子们已经长大了,这些道理学生都懂,都明白。但是以前做题总是马马虎虎,学习状态总是处在松松垮垮的状态中,所以猛然让孩子们沉下心来去认真学习,孩子们一时半会还不能够调整过来。就连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都还没有调整过来。

于是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坚持去做,一直坚持到最后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现在我让孩子们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起床读书半小时,有的孩子坚持得很好,从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都能够按时起床,然后认真读书,但是依然有很多孩子没有坚持下来,过了刚开始的新鲜劲,现在已经把老师布置的任务抛之脑后了,还有的孩子们总会给自己的不能坚持找借口,逃避责任,不能够按时督促自己去完成任务,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了最起码的毅力和耐心。

学习贵在坚持,毅力和耐心需要慢慢培养,五年级我一定把这个好习惯让孩子们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养起来,让孩子们能够懂得责任,懂得坚持,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做题要有足够的心细和勇气,大胆去做,认真去想,多角度去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散文随笔范文11

当我一口气读完曹文轩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后,我的脸颊上已挂满了泪痕,泪光在我眼中不停地闪动着,那小说中感人的一幕幕情景,久久浮现在我眼前。

这是一个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残酷的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哑巴青铜爱妹妹胜过爱自己,当他发现妹妹借着月光艰难地写作业,上舞台没有银项链时,他想尽办法给她做南瓜花灯、冰凌项链……

现在的我们丰衣足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也时常陪在我们的身边。和青铜葵花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太幸福了:我不必去卖芦花鞋挣学费,也不必在南瓜灯下写作业,更不必为填不饱肚子而苦恼。但我们有些人还在嫌这嫌那,吃饭要挑,穿衣要挑,整天觉得父母欠他们似的,父母被他们折腾得叫苦连天,他们还不知足。与青铜葵花比比,我们不觉得惭愧吗?青铜葵花不仅自己挣学费,还帮奶奶挣医药费。和青铜葵花相比,我感觉自己真的太脆弱了,青铜葵花面对各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乐观正是我缺少的,我无论学习和生活中,只要遇到了一丁点儿困难,我都要向别人寻求帮助。青铜和葵花哪有这样的条件呀,他们有很好的学校吗?他们有一件件漂亮的衣裳吗?他们有可以填饱肚子的一天吗?

通过看这本书我觉得青铜一家人是那么的纯朴、善良,充满爱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青铜一家人那样关心别人,那么这个世界该会有多么美好呀!

《散文随笔范文精选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