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散文随笔

时间:2025-02-11 15:46:06
秋天散文随笔

秋天散文随笔

秋天散文随笔1

“立秋”,只是个干巴巴的节气。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是从蝉儿的第一声咳嗽开始的。夜风冷了,露水凉了,不善保养的蝉儿,在某个夜晚得了伤风。尽管如此,歌唱仍是蝉儿生命中的第一要务,不过那歌声没了夏日的响亮,多了几份悲切,增了一点凄凉。

当玉米开始龇牙咧嘴地憨笑,当高粱满面红光地张扬,田间的麻雀们,也迎来了久违的欢畅。是啊,秋收的临近,意味着饥饿的日子再次被画上了一个句号——再不用为了寻觅一丁点草籽,成群结队地四处流浪。“叽——”从这片玉米地飞到那片玉米地,尽是些自给自足的惬意;“喳——”从这棵高粱落到那棵高粱,尽是些长了羽毛的身宽体胖。

随着夜幕的降临,作为琴瑟高手的蟋蟀们,在水足饭饱之后,个个在自家门口摆好阵势,举行“相约在秋季”的专场演出。别看蟋蟀们在白天那么文静,到了夜晚则完全换了另外一副模样,可以说是典型的“夜来疯”。弹琴的弹琴,舞蹈的舞蹈,那场景撩惹得其他秋虫们也没了半点的睡意,于是,或自觉或不自觉地也加入到了歌唱的行列。“唧唧——”这片草丛传来刚刚发出嗓门的羞涩,“嘟嘟——”那个墙角则是大嗓门的豪放。

“嘎——嘎——”进入秋季,原野的上空时不时地见了些飞翔的大雁。尽管离大规模南迁还有一段时日,不过大雁们是有心的主儿——为了南飞,一边寻找强身健体的秋粮,一边抓紧时日,训练初飞的儿女以最有力度的姿势翱翔。

尽管秋收还是个青枝绿叶的字眼,闲不住的耕牛们却开始“哞哞”起了焦急。不过,急也白急,原因很简单——“突突”叫的现代化机械,已经成了秋收秋种的主旋律……

秋天散文随笔2

秋天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犹如秋包容的胸怀。秋天不只是凋零也有盛开的花儿随处可见,她们没有了夏天的热烈和浓郁,却透着一种质朴,散发着淡淡的香,就是那种如灵魂般纯洁的清香。花儿开得那样的自然,不媚俗没有任何雕琢,开在山谷里或开在路边,是那样的不起眼,在阳光下尽情地伸展着腰肢,无言的诠释着大自然的物语,默默地表达着对平凡的感激,和对生命的敬畏——总是觉得,有花就有美好,活着且做好自己,就是圆满,就像这秋天的阳光。

说到圆满,其实就是一种感受,一种能够从中找到幸福的快乐。七十年代初,我们家在农村生活了三年,那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鸭却不舍得吃鸡蛋鸭蛋,要指望着偷偷进城卖掉后换点零花钱,或者送给那些有“坐月子”的亲朋好友们随份子。孩子们只能是无奈地“望蛋兴叹”,馋急了就东走西窜瞄准那些不安分守己在家下蛋的母鸡们,一听到那悦耳的“咯咯哒,咯咯哒……”的啼叫声,就兴奋地跑过去——“哈哈,这个蛋真大呀!”这时不论是谁都会用双手捧着鸡蛋,在脸上挨一下感受那蛋的光滑和温暖。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将蛋尖的那面敲开一个小洞,干枯的小嘴迅速贴上去轻轻地吸吮一口,真是太美了!仿佛那一刻自己品尝的就是世上最幸福的味道。

回到城里后,我们家住的是平房,有一个十几平方的小院,母亲让父亲在小院一角的屋檐底下搭了一个鸡窝,养了几只鸡。那时的生活还是很困难,鸡蛋要凭票供应价格又贵,平时也难得吃上一顿,所以住平房的人家几乎都养鸡,多少能贴补点汤汤水水没有油腥味的伙食。最有意思的是我的一个同学家,被分配到为数不多的楼房住,他家居然在那狭窄的楼道里也放了只木头鸡笼子,养了两只母鸡,搞得楼上楼下邻里间经常为此而吵闹。其实同学的母亲非常淳朴善良,也是刚从农村进城的,就是不能忘记那“鸡鸣猪欢”的情缘。

我们家的鸡平时就在院子里散养,用现在的标准界定可称之为“笨鸡”。每天放学回家,一进院就会感受到那扑鼻而来的熟悉的鸡粪的“芬芳”。如果看到母鸡们昂头挺胸“咯咯哒,咯咯哒”骄傲地欢唱,就会情不自禁地来到鸡窝边,把一只手伸进去摸一摸,如果摸到了还带着鸡儿体温的蛋便宝贝似地藏在口袋里,紧紧握着,直到凉了,才恋恋不舍地交给母亲。

那时候没冰箱,为了防止变质磕碰,母亲就把鸡蛋埋在装有稻谷壳子的篮筐里攒着,留着过年过节或招待客人用,或腌了吃——一个咸鸡蛋通常要细细“品尝”二三顿。有时经不住我们兄妹几个的哀求,或者是我们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母亲也会炒上几个鸡蛋犒劳一下我们解解馋。不过,每次都是一盘子炒鸡蛋刚端上来,我们就会像猛虎夺食般的速度秒杀,在瞬间将鸡蛋挑光,当盘子里只剩下葱花和西红柿的时候,父母才会动筷。

那时,为了能够吃到鸡蛋我们可是煞费苦心,最常用的招儿就是装病,只是几乎每次都能够被母亲看穿我们的小把戏,不过母亲总是假装心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满足我们的“需求”。当然,每到我们过生日,母亲都千方百计地给我们做一件新衣服,擀一碗长寿面,还要特别煮上两个红皮大鸡蛋,我们兴高采烈地拿着鸡蛋“炫耀”一阵,而后小心翼翼地扒开,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嚼起来,也会极不情愿地“让”大家都尝尝……真香呀!仿佛那一刻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

养鸡就要喂食,鸡食的配料并不复杂,夏天的菜叶菜根、冬天的冻菜帮子都是主要原料,把菜剁碎拌上一点苞米面或者稻糠就算完活。父亲时常要去郊区打一些小鱼小虾、逮一些蜻蜓、蚂蚱什么的给鸡吃。有时还会给鸡喂些砂粒或碎纸片、蛋壳、贝壳之类的东西,说是补钙,据说母鸡如果缺钙就会下“软皮蛋”,那“软皮蛋”放在手中的感觉是软软的,轻轻一捅就会破裂。

剁鸡食可是个谁都不愿意干的活儿,大人们白天要去上班,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就布置给孩子们。不过,我在家里是老大,时常都是用甜言蜜语“指挥”着妹妹弟弟们去完成,每天我们要剁完一盆鸡食后才能出去玩。有一次,妹妹中午急急忙忙地剁完一盆鸡食就去玩了,结果晚上回家,母亲生气地说她偷懒少剁了鸡食,她委屈得不得了,但看着半盆鸡食也只能暗自疑惑有口难辩。后来才整明白,原来她是用冻白菜帮子剁了一大盆食,下午冻菜化成水了,可不就变成了半盆,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记得我们家还养过一只大公鸡,那家伙红红的大冠儿,披着一身美丽的金黄色泛着绿光的长羽毛,走起路来气宇轩昂风度翩翩,落脚之处,又如音乐家在琴键上的手指般轻盈曼妙。其它的鸡儿平时都喜欢跟着大公鸡在院子里玩耍,那大公鸡就是个名副其实的“鸡司令”,鸡们之间的纠纷,都由它全权处理,最让人敬佩的是,它会把得到的食物先分给小鸡们吃,我常常把同学叫到我家“现场观摩”炫耀它的美德。那大公鸡最勤快嗓门最亮,每天都是它最早打鸣,引得别人家的鸡也此起彼伏地鸣叫起来。于是,“一唱雄鸡天下白”,寂寞的小城升起袅袅炊烟,高音喇叭里传来《东方红》的旋律……

那一年,我的年仅40岁的母亲因为意外的医疗事故卧床不起,不能说话不能吃饭,只能通过鼻管进食。为了给母亲治病,我们家已经负债高筑。为了给母亲增加营养,父亲还是决定要杀掉那只大公鸡。为此,两个妹妹哭得死去活来……炖那只鸡时父亲特意放上一只人参,翻来覆去直到那汤变成乳白色浓浓的,才“喂”给母亲,记得母亲的眼睛特别明亮,一眨一眨望着我们,还流下了两颗亮晶晶的泪珠。最后 ……此处隐藏9777个字……,令人陶醉,单纯却高贵,静穆而伟大,简净而悠远。累累果实黄,袅袅金风香,融化在秋色中,沉醉在秋韵里。

人生如梦,华发早生。不知不觉中,皮肤呈现出了秋叶般的干涩,声调沾了秋声,鬓角染了秋霜,就连呼吸的气息也濡了一点儿秋风般的散乱。

我在等待着秋天,秋天也在这里等着我来。

走进密林深处,无边的秋色深深地包裹了我,宛若胎儿钻进了腹部,仿佛鱼儿游进了海洋,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濯。曾经芜杂的思想瞬间醒悟,原来飘逝的落叶展示的是生命的从容。曾经纷乱的思绪、悲凉的心情,慢慢地被心灵的宁静和淡定所替代了。不事张扬,不凑热闹,不趋喧嚣,再不用被青春拖曳前行了,再没有随时迸发的戾气了。也许,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会在淡定中体味生活的温馨,才会在宁静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置身秋天,有着更多的思索与感悟。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季节的延续,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旅程,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是风景。

秋色无边,妆了时光,醉了流年。深秋的山野只剩下一些干净的原色,简洁而明净。体会秋天的况味,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曾经的那份惆怅,渐渐化作了幸福的咀嚼。做过的,得到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未做的,失去的,化作了生命的留白,就像这水墨相生的秋色。

鬓霜初染,那是秋天寄来的请柬。生命不再有什么遗憾,一切遇见都是美好。陷入醉人的秋色,不再做安静的看客,倘若能熏染一些秋天的素雅和凝重,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秋天散文随笔14

十月黄金周过后的那场雨,把一个欲说还休的秋天送入我的眼帘,天好蓝,地好远,空气里夹着果实和木樨花的馨香。走在大街小巷,缤纷的落叶飘落满地,我知道,我至爱的秋天回来了!

记得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对于秋天我总是有一份格外的依恋和期待,无论她是原始的还是清新透明的,与我内心深处总是那么情不自禁。风吹草动也好,日子平淡无奇也罢,只要想到秋天回来,生命里就多了一份诗意,少了一份苦涩。可以这样说,秋天是驻足我心内的涟漪,想起她,就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一片绿洲,一片纯静的开阔地,供生命和灵魂枝繁叶茂。

我喜欢秋天,就像我喜欢女人一样。在我眼里,秋天就是绝色的美女,尽管她一身素装,但浑身上下透出的气质就给人以大家闺秀的典雅与稳重,而不像春天那么轻浮、夏天那么魅惑、冬天那么死板。在她的身上,我读到的永远是含蓄、娴熟、大方有修养。这或许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她独有情衷、念兹在兹、恋恋不舍的原因吧。我承认,生活中我是一个理性多于感性的人,然而,面对秋天,我的心里就湖光潋滟,柔情似水,一片泛滥……并且情义绵绵。

为此,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深情地写过专栏,无论是属于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还有一颦一笑以及属于她的日月星辰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许多文字。通过这些文字,点点滴滴、林林总总反映了我对她的心情心境,虽然瑕疵多多,但并不妨碍她是我生命的缪斯地位。

我知道,自古至今,有太多的文人骚客多喜欢在她面前舞文弄墨,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实乃少之又少,我不知道我写的美秋系列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漂洗,留下是天意,鸿爪雪泥也是天意。但不管结局如何,留在我心内的气息与虔敬永远不变,毕竟我是用灵魂和良知为先的。至少记录了我与她生死与共、相知相恋的情节情景。

秋天回来了,我的心又是一阵激越,一片欢呼。双脚踩着平坦的路,一路延伸,落叶飞舞,在空中,在地上,在我波澜起伏的心里,遇见她是我生命的福气,值得我好好回味与咀嚼。採一朵雏菊,放我心内,我感受到了半个世纪来的秋意阑珊和花开花落的诗意与无奈,她象索菲亚穆特纤指下滑动的音符,细腻、柔和、坚贞、婉转。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她是余丽娜深情演绎的梁祝,既委婉又悲怆、既诗意绵绵、又款款柔情……。所以,秋天在我心里就是一只美丽又婉约的蝴蝶,每每看见她忽高忽低掠过的丽影,心中自然而然产生一种遐思和爱仪。

一首由王强、胡力带来的歌曲秋天不回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越、徘徊,那哀怨、凄切的词曲悄然飘过,被高空流云带走。我不喜欢他的内容,因为她不是秦香莲,更非窦娥,她应该是历史大师陈寅恪笔下的柳如是才是,侠骨柔情,既明媚又鲜艳,既清高又不失人间女子的万种风情。

秋天是一首歌,无论是内涵和外表都是立体的呈现,有眼泪,也有欢笑,有潮起、也有落日,有朝阳、更有木棉花开,有收获、也有失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饱满而富有诗意的,为此,才是我喜欢秋天回来的缘故。

说句实话,我爱秋天,但我知道,仅仅爱是留不住她行走的脚步,唯有将她所有的气息存放心内,与自己的生命品质合二为一,才是永久的财富。这样,无论她去了哪里,她始终会依偎在你身旁。当她真的回来,与你照面,撞个满怀,说不定生命在不经意中又得到一次提升。

我的秋天她回来了,并且正迎面向我走来,此时此刻的我什么也不想,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张开我热情的双臂把她抱在怀里,吻她、亲她、融化她、而后面对她,倒空自己,把所有的情感释放出来,无论是好是坏、是甜是苦、是爱是恨、是恨爱交织还是思念之情,统统放在她面前,让她与我一样,通过岁月的幽谷,去咀嚼、思量,而后选择生命的方向!结果不管怎样,我会依然为她守候,即使有一天我在孤独里沉没,我也会在我所留下的文字里找到属于彼此爱过的气息!

秋天散文随笔15

树叶已经开始落了。秋分的那天早晨,骑车走在上学的路上,感到了明显的清凉。有发黄的叶子落在车筐中,心情也随着落叶慢慢地沉。往下抬头看看,天还灰蒙蒙的,路灯已经灭了,不时有刺眼的车灯照过来,让人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自古文人咏秋,大多数都是寂寥的。是啊,黄叶凋落、北雁南飞、严霜降临、万物萧瑟的秋天,怎么可能让人的心情变好呢?在天气转凉的那一刻,也标志着人的心情慢慢地由盛夏的激情转向清秋的悲凉。曾经对一件事物的疯狂热爱,忽然之间,也转向了冷淡,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种激情。于是,在这寂寥的秋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对人事的积极的精神。我渴望有人来安慰我,可惜,遥远的梦想根本不会照进现实。

早晨起来,冷冷的秋风吹进身体,仿佛冻结了人的思绪。好长时间美和朋友联系了,时常想起她们,不知道她们的学习怎么样。以前,我们曾一起回家,一起坐在长凳上聊天,一起欣赏喷泉,一起放声大笑,可现在,各自被成绩驱使着,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再也没有时间聊天。于是,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想起了落叶寂寞的吟唱声,也响起了我们以前共同唱过的歌曲:“昨天所有的一切,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杜牧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红叶,拥有绚丽的红色,可在这里,我从来没有见过霜林的凄美景象。曾约好和同学早上去水上公园看秋天的黄叶,可早上我从家里赶来,她却没有来。我知道她学习很认真,肯定是去了教室看书,于是不好去打扰她。没有同学陪伴,一个人,总没有心情去那种专为友情和爱情设定的场所。

有人说,月光很美,比不上朋友的安慰;星星很美,比不上友情的点缀;夜空很美,比不上友谊的珍贵。是啊,被友情照亮的天空,无论何时都是最灿烂的。可在这灰蒙蒙的秋日的天空下,我的友情去了哪里?我的朋友们,我何时还能像以前那样和你们一起快乐的大笑?

《秋天散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